发布时间:27/02/2021 11:07:25
潮汕地区,虽然早在秦朝时期就开始有了建制,被纳入国家的版图和管理,当年的揭阳郡是处在南粤国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等等都是属于南粤古国,那时候的原住民非常的稀少,土地资源等等的开发也基本是没有的,整个潮汕地域,就是荒凉之地,一片荒芜,瘴气肆孽,被中原的统治者视为南蛮之地,是未曾开发的疆土。
宋朝时期,还有杨家将的后代杨文广率兵在潮汕“平番”的故事发生,可见,宋朝之前,潮汕大地就是偏僻荒芜之地,
中国历史在秦汉的大统一之后,又经历了三国纷争,晋朝之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踏足中原,争拼掠夺,长年的战争,动荡的社会,严重地破坏了经济和生存环境,民不聊生,人们失去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空间,为躲避开战乱,中原的人们被迫开始南迁,离乡背井,寻找适合生存的新环境,而长江流域,江南一带,在中国的远古时期,就都已经是固定成熟了的生息地,也已经是人满了。所以,南迁的人,沿着江浙一线继续往南移迁,一直到福建,才找到了落脚之处,可福建也是多山之地,平原偏少,也难以满足到众多的移民,不少人在福建之后又在寻找新的居住地,所以,有部分人就来到了粤东一带,粤东这里靠海,又是平原,可耕可渔,是比较适合生存的地方,这个时期,就应该就在大唐朝的前期吧,因为在潮汕的许多乡村记载中,属于唐朝以前的,是少之又少。而在宋朝之后,才有相对比较大规模的村落出现。但真正多起来,发展起来的,还是要到明朝才开始的,明朝取替了元朝,迎来了近300年的和平年代,让潮汕的生活圈,在这个时期因为安定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有接下来的满清近300年的时间,潮汕才真正发展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生活圈,千年的磨练,终就形式了潮汕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
所以对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句总结:始于唐宋,旺于明清。
大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官的时间,是公元819年,距离现在1200年,当年的潮州虽然已经是设府制了,可还是因为地处偏僻,文化落后,而且农耕生产方式原始落后,教育不兴等等原因,潮州府仍然只是一个生存环境相当恶劣的地方,韩江里还都是鳄鱼,甚至到了宋朝时期,潮汕的相关记载中还有野生大象的存在,这样原始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制约着民众的生存条件和发展。
由此可见,1200年前,已经是有潮州府建制的当年,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
韩愈在潮州任职只有短短的8个月时间,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主要就是引进了中原文化和传统价值,通过“祭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等等举措,改变了居住环境,农耕条件,带来了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以及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韩愈的这四大项措施,使潮汕大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让潮汕真正地融入到中华大家庭,因此,韩愈在潮汕是受到极为崇高的尊敬,为了纪念韩愈对潮汕的贡献,潮汕人以“潮州山水皆姓韩”这样的形式礼遇,永久性地纪念韩愈。这位唐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潮汕老百姓心目中已然是享有着“神”一样的地位。
普遍的人都会认为潮汕人比较迷信,各种祭祀活动特别的多,甚至有人会因此而认定潮汕人是比较愚昧和落后的。
其实不然,我认为,潮汕人的祭祀习俗,宗祠文化,和崇敬神明的特性,这些都是因为自身的迁移历史而造成,而这些又恰恰好证明潮汕人是拥有懂感恩的美德的,怀念先祖是一个美德,敬畏神明又是一种睿智的表现。
潮汕的先民们爬山涉水,历尽艰辛,千里迢迢地来到这样的一处荒芜之地,面对着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对着许多不可预测的自然规律,他们要生存,只能将求生的欲望,寄托在各路的神明身上,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特别是过去那种低下的生产力状态,生存全靠天,吃饭得靠天的生存模式下,祈求神的保佑,是民众唯一可以做到的,也是民众的一种精神力量。这也就培养出了对天地神的敬畏之心。
潮汕人所敬崇的众多神明中,以天后妈祖和关帝最为普遍,天后妈祖的原型是宋朝年代的福建人,后被升级为神,天后妈祖是专门保佑远行在外的人,特别是海上漂泊的人。而那时期,也恰好是潮汕人大举从福建入潮汕定居的时期,所以天后妈祖成为潮汕人的第一膜拜的神仙。而关帝则是中原文化的传播结果,以正气正义忠义显著于一身,潮汕人从北往南的迁移之路,一路感激关帝的浩然正气和凛然正义,感激关帝的保佑,所以每到一驻足之地,关帝也就成了先人从中原大地带来的保护神,天后宫和关帝庙,在潮汕大地,就是处处可见。(天后宫和关帝庙还在所有的沿海地区,都一样地受到人们的崇拜)
妈屿岛上的天后古庙
佛教在潮汕地区是广受敬仰的,韩愈在潮州的时候,就有到潮阳灵山寺会唔大颠祖师,并赠留披风大衣的故事美传,现在的灵山寺,还有一处“留衣亭”纪念此美事。佛教的寺庙,是整个潮汕地区香火最为旺盛的。
宗教方面其他供奉最多的就是玄武大帝,玄武是中国道教的人物形象,是属于北方之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信仰,潮汕人敬奉玄武大帝,也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证明。
另外,潮汕还有供奉本土独特的神仙,那就是三山国王,双忠公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忠臣良将,忠心护主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潮汕人奉他们为神明祭祀,既是有祈求其的英灵保护庇佑,更是在弘扬其刚烈的正义之气,这也可以看到潮汕人的崇拜方向和精神追求。
另外,潮汕先民是举家甚至是举族离开中原故居,南迁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在离开故乡之时,一定是会带着诸多的遗憾和眷恋,一定是会带着自己祖先的灵牌位一起离开故乡的,而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那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先人的怀念,则是永远都不能割断地,所以,每当到一个新的定居点,就会将先人的灵牌位恭敬地供奉起来,以教育自家的下一代,不能忘了自己的先祖,不要忘了自己从何而来,不要忘了自己的过去。这种不忘根本的情怀,特别是强烈地展示在迁移民族身上,这也就是今天存在的宗祠的原因所在。
潮汕人的祭祀中,既有膜拜神明的,更多的是祭拜自己的先祖,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祭祖是第一大事。因为是迁移民族,身处异乡的人,都会在节庆团聚日的时候,不忘老祖宗,都会恭恭敬敬地请出祖先的神牌,认认真真地焚香,向祖先汇报自己现在的状态,自己能够在异乡立足安家,传宗接代,对祖先心怀感念,这份感念并且是代代相传,这也就形成了潮汕特有的祭祖文化。
因为有了祭祖的需要,慢慢地就衍生出了潮汕的祠堂文化。
祠堂,就是为纪念而设置的建筑物,潮汕的第一个祠堂,就是在宋朝时期为了纪念韩愈为潮汕做出贡献而兴建的韩文公祠。
潮州韩文公祠
明《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庙》记载有:“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宋咸平二年,陈文惠公潮,立公祠于州治之后。”
过去,只有达官望族才有资格修建祠堂,清乾隆《潮州府志》有记:“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
而普通民众的家庭,因为等级的关系,是不允许修建祠堂的,等到明朝中期,朝廷才准许平民阶层修建祠堂。这个开放建祠堂一事,还与潮汕名人陈北科有关系,是国舅陈北科在京城与皇帝的力争,才让皇帝老爷子最后允许全国民间可以修建宗祠,民间建祠之风随之而兴盛起来,出现了“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的态势,
明朝又是潮汕民居的一个大建设阶段,有“潮汕厝,皇宫起”美誉的潮式建筑,更是在祠堂建筑中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效果,于是,一座座大小不一,但都是美轮美奂的宗祠,就开始出现座落在潮汕大地上。
潮安古巷邱氏家庙
潮汕祠堂比较多是称为“宗祠”,也有叫“家祠”“家庙”等等。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设计,有两厅夹一天井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天井的三进式两种。在建筑物里广泛地运用到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潮汕祠堂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潮安金石的状元林大钦故乡的林氏宗祠,现在还完好保留着明朝时期的建筑物,所有的地基地埕都是当年保留至今的。而汕头澄海后溪乡的“金氏宗祠”,宗祠正中大门处有一祖墓,是一个典型的“墓祠合一”的祠堂,这是潮汕乃至广东地区唯一可见的“墓祠合一”特殊祠堂。
贵屿陈北科的陈氏家祠
宗祠除了祭拜之外,还有其他的多种用途。比如平日族内的事物商议,族人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都可以在祠堂里面举办进行的,祠堂也就成了联络族亲的一个场地。
祠堂还很多被利用为私塾,利用祠堂的宽阔空间,请来私塾老师,让族人的小孩子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宗祠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族人都有“怀抱祖德”、让后代人拥有“饮水思源”、懂孝思的感恩情怀,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所以说,潮汕人的多祭祀的特色,其实就是潮汕人的一种感恩情怀的表达,以及敬畏天地神的三观体现。
随便简单介绍一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安从熙公祠。
位于潮安彩塘镇的从熙公祠,是侨居马来西亚的潮人侨领陈旭年出资兴建的,在清朝末期历时14年建成。
从熙公祠坐东向西,为二进院落式,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4厅相向的格局,后厅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斗栱抬梁式木结构,地面铺大理石规格砖。
从熙公祠虽然占地面积不是非常宏大,但以工艺精湛著称,特别是公祠里的石雕,木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大门外的石狮,门鼓,柱头,都是精美的石雕工艺品,特别是门楼石壁上的4幅镂空石雕作品。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等为题材,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表现出富于戏剧性的瞬间。一幅“渔樵耕读”图,精细地雕刻出了25个人物,展现人物在各种场合里的状况,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花鸟虫鱼”则以自然取胜,展翅的鸟,跳跃的鱼,肥硕的荷,怒放的花……
这4幅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既有恢弘的布局,更有细腻的工艺,一条牵牛绳都完美的表现出来。这些作品维妙维肖,其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令人赞叹不已。
公祠里面的柱头,采用了潮州木雕工艺,也是精美绝伦,所有的屋架,所有的梁枋、桁、柱间诸穿、插件都饰以玲珑剔透的潮州金漆木雕,显示出辉煌的艺术效果,以及潮汕工艺匠人的精湛技能。也是潮汕工艺,潮汕文化的一个集中
柱头的镂空石雕
门楼石壁上“渔樵耕读”
公祠内的柱头木雕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