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湾区规划论坛:融合创新、韧性发展

发布时间:18/09/2023 16:00:00




2023年9月16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第六届)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为 “融合创新、韧性发展”。来自大湾区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成果和真知灼见。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承办。本次论坛共有五项议程,分别是开幕仪式、主旨演讲、对话大湾区、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以及三场平行论坛。



1

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赵迎雪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张绮薇、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分别发表致辞。




主持 | 赵迎雪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



- 开幕致辞 -


致辞 | 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逐渐成长为紧密围绕大湾区热点、痛点、要点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务实合作、共商共建的面向全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如何发挥规划的科学性、技术性和政策性,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导大湾区融合发展以打造世界级活力湾区是需要广泛思考和交流的时代命题。希望与会专家同仁在论坛上能发挥所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大湾区新时期发展建言献策,以专业服务家国社会,用行动践行行业使命,共同为大湾区发展贡献规划的力量。




致辞 | 马向明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


马向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总是针对时代的命题,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本届论坛“融合创新、韧性发展”的主题将深入探讨如何优化空间格局,共建优质生活圈,助力创新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回顾过去5年,世界巨变,把我们带进撕裂的世界,正是这5年持续不断的湾区论坛,跨越空间的撕裂和时间的断裂,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他希望各位同行能够齐心协力,为湾区的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致辞 | 张绮薇

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


张绮薇会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分享工作的经验和在不同规划领域的一些看法。当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问题十分紧迫,需要共同解决,本次论坛主题“融合创新、韧性发展”恰逢其时。她表示,随着“一地两检”和跨境轨道项目的研究,大湾区的交流愈发频繁与便利,“一小时生活圈“理想即将实现。无论是土地规划、基建发展、生态保育方面都需要整个大湾区一同去努力,未来将朝着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同承担的方向去推进,相信大湾区未来会有一个很美好的明天。




致辞 | 杨晶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由副理事长杨晶代崔世平会长致辞。她表示,过去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朝着多元协同、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在交通规划、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人力物流车流、互联互通等政策方面都发布了利好消息。接下来大湾区城市基建一体化规划以及规则机制的创新融合,将为整个湾区实现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届论坛以“融合创新、韧性发展”为主题探讨经济空间优化、生产布局,同时也涵盖了维护生态安全,打造优质生活圈的可持续课题。期待各位专家对大湾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治理,对新形势、新变化的观点与看法。期待大家在未来能够加强交流,携手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世界级城市群出谋划策,最后预祝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 引导发言 -


引导性发言 |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以深度融合为主线介绍了《2023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大湾区而言,深度融合不仅是国家战略要求,更是其自身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结构优化实现新的增长红利的重要举措。而复杂科学借助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认识城市群复杂系统,促进系统优化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持。大湾区作为复杂系统,拥有香港、广州、深圳三大体量相当的中心城市,其三大都市圈高度叠加,且由于地域面积较小,空间高度连绵、要素高度集聚与高频流动、跨界地区高度活跃、三生空间高度融合,呈现为独特的巨型网络特征。基于复杂科学认知,报告在2021年提出的“三体六维”高质量发展评估模型基础上,基于630个街镇,划定了204个主导性功能区域(Dominant Functional Region, DFR),完善了大湾区“街镇-DFR-都市圈-城市群”的多尺度空间子系统,构建其与多维度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多元耦合协同分析理论框架,通过不同指标或维度的街镇排名在各个DFR上的像素画像,根据其耦合协同关系判断区域融合发展在空间上的表现。从而改变传统的以定性为主的区域分析方法,以量化测度的方式对深度融合进行智能评估,并提出空间优化建议,实现对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持续跟踪与高效推进。



2

主旨演讲






主持 | 唐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主旨报告1

问题导向,融合创新——浅议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40余年移山填海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工作者突破建筑、规划与景观等固有学科,以及交通、水利等相关专业领域,以更加宽广和深入的反思。报告结合广州琶洲、南沙灵山岛CBD、南沙横沥科创组团、深圳燕子湖、深圳香蜜湖、中山岐江新城、江门历史城区、清远雁栖湖城市设计等一系列大湾区城市设计亲历案例,以及湾区韧性发展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提出湾区特殊条件下城市建设决策坚持全面性、科学性,重视早期城市设计科学研究,突破传统局限,以集约建设为原则,实现湾区的可持续发展;突破“建设”的狭隘范畴,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细心经营与建设,为湾区多样化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主旨报告2

迈向智能绿色韧性——新界北部地区的经验




新界北部地区项目研究面积达5300公顷,是香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初步规划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旨在为市民和企业创造机会,增强可达性和连通性,并促进城乡自然共融。该研究没有采用各学科并行但整合程度较低的“传统研究方法”,而是提出了一种具备智能绿色韧性﹙SGR﹚的方法,以确保在此框架下各专门学科之间尽早进行对话。智能绿色韧性方法可以理解为一个“认知棱镜”﹙cognitive prism﹚,将这三个主要目标编织成一系列特定于项目的解决方案。报告指出, SGR 方法于 2015 年首次发布,与涉及类似概念的其他框架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优化。它不是单独追求智能、可持续性和韧性,而是从一开始就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甚至冲突来推荐具体策略;第二,效率。它不是规定一套预先制定的方法,而是与每个项目各专门学科交互作用以产生新的可能性和主张,以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并不断丰富方法本身。


主旨报告3

广州建设低碳韧性之城的路径与实践




与国内主要一二线城市相比,广州市的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单位GDP碳排放位于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中游水平。受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广州市碳排放总量近十年变化趋势总体平稳。建筑、工业与交通运输领域是广州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减少,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受到全球气温变暖影响,广州极端天气频率持续上升,洪涝灾害也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因此,碳汇、减排(交通、工业、建筑三大领域)与风暴潮是广州低碳韧性发展的关键议题。报告围绕以上议题,介绍了广州大量的实践探索。碳汇方面,以森林碳汇为主体,在不断优化高固碳树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碳交易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转化;减排方面,通过城市形态优化与绿色建筑、低碳工业等,不断减少碳排放;防洪涝方面,通过渗水率测度等技术手段,全面筛查易涝点,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并在详细规划不断完善相关内容。


主旨报告4

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异构巨型都市网络的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城市群的“新物种”——巨型都市网络,具有高密度、强流动、多中心叠加等特征。独特的“三江”、“三角”、“三体”格局下,大湾区仍然存在碎片化、脆弱化等问题与风险。以“慢变量”驱动深度融合,是从“一群城市”迈向一个城市群,实现发展“涌现”的关键。深度融合,是面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区、群、圈”三大动力的协同耦合。通过构建“质、流、链”多层次、多类型要素布局与网络价值的协同耦合模型,对多层次空间进行测度、评估与优化。“区”即全球化力量下的“空间+制度”。跨境“制度墙”依然高企,如何支持港澳繁荣,塑造多元包容共赢的全球“新规则”标杆,展现全球竞争力?需依托前海、南沙、横琴三大自贸区与多元化粤港澳合作示范地区,探索跨境规则衔接与“一国两制”新实践。“群”即网络化力量下的“空间+系统”。城市化与城市群化并行,自然边界分割明显,如何构筑一个系统化的城市群?需融合自然生态与创新动力,塑造凝聚创新的重要魅力廊道。“圈”即都市化力量下的“空间+价值链”。空间饱合、人口红利消失风险下,如何持续创新占据全球竞争力高地?需要以都市圈为载体融合构建“科产城”一体的创新生态。报告介绍了以“数字湾区”平台集成模型算法,建立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技术,支撑区、群、圈的多类型、多层次规划实践应用,为大湾区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范式。


3

对话大湾区



对话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主持,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张绮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及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基于论坛主题进行了对话,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从左至右:唐凯、唐杰、郑德高、张绮薇、王缉宪、马向明、王世福



叶嘉安 | 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嘉安院士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趋势,分析了新技术变化可能为大湾区区域融合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几项需要关注的问题。他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要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效率。人工智能在大湾区的应用要重点关注几个问题:第一,谁来建设?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和云上应用,要充分利用AI和云上城市等;第二,如何统筹数据和应用,是我们将来所面对的挑战。




唐杰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


唐杰就未来经济发展放缓趋势与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下,大湾区创新融合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经济衰退背景下城市的快速转型面临更大的挑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结构不断变化,城市规划能否适应或促进这个结构变化?当曾经的规划不适合如今的功能演化和产业升级时,转型的难度就会很高。从城市规划角度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规划能够促进区域持续的繁荣?




郑德高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副院长就大湾区在迈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中,应形成怎样的创新协同模式以促进创新融合发展发表了自己的体会。第一,未来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最大的转变是多中心,如何定义新中心在城市群、都市圈和城市里面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二,创新空间的逻辑在不断成长和变化,可能在重新定义城市群,重新定义新的中心。创新城市中心在变,但是很多规划中心本质上也没有变,可能变和不变是回答未来这些新的创新空间如何发展的关键。




张绮薇 | 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


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张绮薇会长就香港与深圳融合创新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赋予了深港之间协同创新使命,如何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深圳在科技和产业方面优势明显,香港在科研、法律制度等方面比较成熟,同时又是国际金融中心,深港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补。但同时,如何破除制度壁垒,实现数据、人员等的“过河”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王缉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及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


王缉宪教授就大湾区物流供应链如何建设得更加韧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我们的硬件(基建)和软件都非常先进,但还有很多可进步空间。第一,理念上,如何能够让大湾区实现更加深度的国际化。比如伦敦可以用国际通用信用卡实现不购票搭乘地铁和火车,方便使用者;第二,制度调整方面,深港通关政策、城市人口的平均年龄、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如何通过制度调整破除城市之间的阻力和障碍,以便于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值得思考。




马向明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


马向明会长从自然的韧性、文明的韧性两个层面分享了对大湾区韧性发展的思考。大湾区的韧性发展一方面是关于自然的韧性。过去讲功能主义,功能决定形式,形式追求功能,讲生态就会讲生态过程,功能是要追求生态过程,要有适应性,如何让城市韧性发展以应对极端天气和灾害等挑战。第二,为什么粤港澳大湾区如此重要,背后实际上是文明的问题。大量的城市群都出现在沿海地带,出现在两种文明交界和沟通的地方,这是最本质的东西。




王世福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王世福教授围绕大湾区超大城市的城市更新与社区韧性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存量时代”一词要审慎使用,城市的发展仅仅是空间外延进入存量时代,在有限的空间内仍要创造增量,生态、人文的增量。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是中国城镇化的贡献者,也是问题的制造者,具有复杂性。价值观和理念制度是根本性的问题:城中村村民的利益如何平衡?如何融入城市现代化?尤其是当城中村的居住者“农民工发生了明显的代际变化,第二三代如何“融入城市”变得关键。他还指出,国务院文件中提到,城中村改造要结合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这是非常韧性的思维,同时也对城中村社会治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



下午的“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共发布三项学术成果及一个科研平台:


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1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2023数字湾区平台》



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2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广东省城市评估数据蓝皮书(2022)——数读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



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3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2023粤港澳大湾区通勤监测报告》



大湾区专题成果展示4

中规院深圳分院发布《202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5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一产业协同与创新







主持 | 戴继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




培育澳琴新兴产业——助力湾区科创国际协同发展

余成斌 | 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创院理事长


澳门科技创新自回归二十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发展,目前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积累及产业经济效益。报告介绍了澳琴在新兴产业方面双线协同、优势互补的培育经验,正努力实现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国际交流合作桥头堡,助力大湾区科创国际协同发展,构建“双循环”创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多间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和澳大创新创业中心两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夯实了澳门科创发展的学术科研重心与成果转化基础;另一方面,以如早期由澳大师生参与创建的芯片企业为代表的一批创新企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成果及产业应用不断涌现。近期,澳门特区政府更是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咨询文,明确了“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列明具体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指针以及保障措施。加上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带着的四大战略使命正扬帆起航,“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澳琴联动的产业多元发展新优势日益凸显,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加速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西部节点的融合发展,促进深化了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架构体系及发展规划。




新田科技城—构建国际创科枢纽的产业与空间策略

黎惠珊 | 香港特区政府规划署总城市规划师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2021年发表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了新田科技城的建议,为香港创科发展扩容扩量。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部都会区的心脏地带,毗邻深圳皇岗和福田的创科区域,可成为创科发展集群的枢纽,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科产业发展。新田科技城亦将助力香港发展「南金融、北创科」的新产业布局,并打造成一个优质、健康及绿色生活的新社区。报告聚焦新田科技城的产业与空间策略,探讨城市规划如何结合创科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完善香港创科生态链,让香港融入并贡献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结构重塑

陈洋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历史上,四城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双核”演绎,从明清时期的“广澳体系”,到鸦片战争后的“省港体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深港互动”,当前已显现“广深联动”的“双都市圈”格局。不同阶段的演进,受到边界等级和网络规模的共同影响,尤其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有四个力量在区域格局的塑造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包括全球化力量、要素力量、资本循环力量以及城市制度力量等,共同推动大湾区走向都市圈时代。报告指出,在下一阶段的演进中,随着全球格局的转变和生产要素的重新定价,大湾区的产业功能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在双都市圈格局上,将叠加内湾地带的要素聚集,从而引领大湾区走向更加凸显创新和一体化、国际化的全球城市区域。




新时期大湾区工业用地高质量治理创新与思考——以广州为例

闫永涛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专业总工牵头人


报告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大湾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空间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目前产业用地供给和管控的特点与问题。面向广东省制造业当家,广州市制造业立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以汽车产业等代表性产业链为例子,分析了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区域联动和产业用地治理等特征,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产业用地高质量治理,产业载体精准保障等方面,提出未来产业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从集群到链群,大湾区产业空间组织新特征思考

李福映 | 中规院深圳分院四所主任规划师


全球贸易变局、国家双循环新格局驱使区域产业加速演化,粤港澳大湾区外向型增长、追求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逐步向自主、安全韧性的产业链集群转型。报告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观察、相关规划实践,结合多源数据,从产业链集群“链主”、关键环节企业发展、链群空间布局等角度对大湾区产业发展新趋势与空间组织新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考。观察与分析发现,大湾区掌握关键技术环节的链主和小巨人企业本土培育进程加速,兼有外溢与回流双重特征。链主强治理作用下锚固地区集群网络,链群效应持续加强;产业间临近性增强,产业融合与产业节点联系加强,新产业空间、新发展走廊加快发育。着眼于大湾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建议,为产业发展的空间配置与政策供给提供支撑。




创新驱动视角下深圳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姚康 |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报告分析了深圳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和产业空间的布局特征,并提出了产业协同的相关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回顾深圳都市圈产业空间的发展脉络,从多维度评估深圳都市圈产业协同的基础,并通过与上海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等的横向比较,评判深圳都市圈产业协同的优势、问题与不足;其次,基于企业大数据,综合运用重力模型、网络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针对深圳都市圈开展企业实体微观层面的空间分析,探究深圳都市圈产业空间的结构特征、典型行业的集聚特征以及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尤其关注跨界地区的产业集聚特征,揭示了企业活动背后的空间规律。最后,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案例借鉴和理论研究,提出构建“平台引领、廊道集聚、网络组织”的产业创新空间格局,并从打造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共建区域创新走廊、打造跨区域产业集聚区、共同保障产业空间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 专家点评与对话 -


吴晓莉 |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总监


吴晓莉总监谈到,这届大湾区规划论坛让人耳目一新,中规院“数字湾区平台”联动粤港澳,为规划和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下午的论坛一以“产业协同和创新”为主题,与会者都不约而同谈到了高质量发展。由此她分享了几点体会:“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词,香港和深圳的两个案例是国家战略落子,是大湾区深度融合的经典。第具体到产业空间,这几年,人们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多少有些焦虑,过去的成功经验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划线和管控来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我们的规划管控,在保证产业空间规模时,一该研究优化产业区跟城市交通生活配套的关系,二是研究产业内部空间供给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吕晓蓓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


吕晓蓓副院长认为,本平行论坛汇集了既鲜明又多元的观点,充分地体现了本次年会融合创新的主题。陈洋从文明演化的视角阐释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战略价值;余成斌、黎惠珊分别以港澳两地的案例,国家战略、创新政策和区域协作是湾区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闫永涛和姚康则以广深的案例展现了空间治理是近期湾区创新中重要的政策工具;李福映则展示了湾区中产业链和创新集群,从外溢、回流、发散又集聚的复杂进程,及其与区域空间变动的耦合关联。这些报告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影响湾区创新产业发展的动力和要素如此丰富多样,空间已经成为影响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空间规划到底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创新空间规划越来越多,产业空间政策的干预也日益加强,这一方面是空间精细化治理的进步,但“过度“的空间政策也可能会干扰创新的自我更新迭代,甚至损害创新所根植的自由包容的生态环境。那么空间规划到底应在湾区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在什么尺度的空间上,以什么“力度”的政策工具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未来值得我们持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齐奕 | 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三师室综合规划部总监


齐奕总监首先探讨了城市发展的路径和轨迹,她指出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背景下,城市愈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而房地产市场的收缩、城市财政逻辑的转变,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发展。从科技创新演化的角度分析,未来城市空间可能像科技变化一样巨大,甚至可能会去中心化。因此,规划学科有可能做一些更前瞻性的探索。她还提到了城市的融合发展问题,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行政体系、管理体系包括文化行为是有差别的,也为融合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最后,她简介了东莞“一主两副”(主城区、松山湖、滨海湾)的空间结构,其中滨海湾定位为“对外开放平台”、“大湾区第四极”,未来也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区和大湾区的融合合作。




王缉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及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 


王缉宪教授结合下午的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几个思考。他认为,当前的很多规划都是基于政府视角,而政府规划的园区和自发型的集群之间的关系也很值得研究。有形之手参与产业的园区化以后,将改变产业入驻空间的门槛,其利弊影响应该分析和总结。从企业的演化过程看,它们的空间拓展或者空间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起因或要素是什么?龙头企业和其他企业是不是不一样?这些可能对规划的启示更大。他还提到对供应链的定义和理解不应局限在供应的上下游,还应关注市场动向。




方煜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方煜院长认为,论坛交流中既有深港之间、澳珠之间的跨界,也有广州和深圳都市圈的边界发展,在区域的城市化慢慢开始让步于中心城市区域化的进程中,这几个案例提供了特别多样化的选择。他认为,当我们都开始从一个整体性的思维上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到全域层面看供应链的情况,才能判断社会基础设施供给或者空间安排,我们现在真正到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通过系统的思维,把握慢变量的地区的战略节点,剩下的交给市场。比如像新田、横琴或者滨海湾这些关键的空间可能只占到大湾区不到10%或20%,将城市群的网络化动力、核心城市的都市化动力、大湾区全球化的动力从这些关键点激活,构建结构红利,就能够长期慢慢走出一个从增长主义到结构主义的塑造上。




马向明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 


马向明会长认为,在创新时代,未来的大湾区是港深广澳四极的时代,澳门的博彩业正跟科创挂钩,其产出值得期待。在产业方面,现在要产业更高端化、垂直升级了,我们频繁看到了企业链、管理链、供应链的说法。但产生产业链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更有效率,不能只是主观地把企业“拢在一起”。这就引发了“新技术到底能让我们走多远”的问题。过去的计划经济如同一个超级人脑,可以聚集所有信息做出最聪明的决策,但人的知识是分布式的,分布在不同的脑上,所以决策也是分布式的更为有效。今天,大数据勾画出很多供应链和空间的关系,但不要认为有了大数据就知道所有的东西。无论怎么研究,这个现实世界仍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知道我们有不知道的东西”是有益的箴言。



专题论坛二

优质生活圈构造







主持 | 李建华

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




香港健康城市建设经验、挑战及前瞻,以及规划师角色

周日昌 | 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


十九世纪兴起的现代城市规划,其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达致健康的建设环境。当时主要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随着快速城市化及医疗的进步,非传染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经越来越成为健康的主要关注问题。香港作为高密度城市,同时人口又急剧老化,自从2000年开始,香港政府就已经开始不断努力,强化香港作为一个健康城市的形象,比如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推崇步行、单车以及运动等等,但未来香港仍面临巨大挑战。香港城市空间狭窄,在港人健康养老等方面,大湾区城市可能会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城市,有赖于政府和全社会的齐心协力,与此同时,规划师也要承担积极的角色,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促进社区互动参与,以此推动城市的活跃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尺度的优质生活圈研究初步思路

石爱华 | 中规院粤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但目前关于生活圈的研究更多是社区尺度,比如15分钟生活圈,缺乏城市群尺度的研究。报告基于近年来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评估的思考,结合复杂系统与复杂科学的思维方法,尝试在大湾区630个街镇的基础上借鉴彼得·霍尔在巨型城市区域中划定功能性城市区域(FUR)的做法,参考生活圈、工作圈等相关理念,基于功能的紧密联系划定主导功能性区域,即204个DFR,每个DFR面积约为27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2万人,约覆盖3.1个街镇。通过DFR的划定,则构建了大湾区多尺度空间子系统,即街镇-DFR-都市圈-城市群,同时基于大湾区拥有三个经济体量相当的中心城市即香港、广州、深圳的空间结构特点和对高质量发展要素的认识,完善多维度要素子系统,形成三体六维高质量发展评估模型。借助该模型,并以街镇为基本单元明确指标体系,通过各个维度以及不同维度要素之间指标在多尺度空间上的多元耦合协同关系,分析各类高质量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表现特征与趋势,从而对大湾区城市群尺度的生活圈建设现状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空间优化的策略建议。




粤港澳深度合作背景下珠海市优质生活圈构建模式探索

谭文杰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珠海与澳门一水之隔,通过港珠澳大桥连通香港,对接港澳,共谋湾区优质生活圈,促进粤港澳生产与生活融合发展,是珠海的先天使命。因此,珠海在提升珠海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设施规划等方面已开展诸多研究与探讨,尝试对标港澳,探寻构建满足粤港澳人民生活需求的优质生活圈。报告以珠海为例,详细介绍珠海城市定位目标、现状人口与生活圈基本情况以及珠澳两地人口流动情况。以实现设施服务全年龄、设施类型多层次、设施布局全覆盖为原则,对标港澳,构建珠海特色生活圈规划配置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差异化的生活圈构建要求,并探讨实施层面的机制保障与治理问题。在生活圈构建理论指导下,选择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生活圈、珠海高新区前环高端居住社区生活圈、香洲北工业区改造生活圈构建等不同类型的案例,探讨不同类型地区优质生活圈构建的实现路径与模式。




智慧城市趋势下生活圈模式变化

刘泉 |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社区单元规模的界定涉及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人口尺度三个要素。以往的邻里单位、居住小区和邻里中心等社区单元模式中,空间尺度和人口尺度的作用受到较多关注;与之相比,当前规划中15分钟生活圈模式更加重视15分钟的时间尺度,使得这一模式在社区单元规划中关注重点形成了新的特征,也在空间范围界定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问题。报告对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尺度和模式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相比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中更重视人口尺度和新城市主义规划中更重视空间尺度,智慧城市发展阶段中15分钟生活圈中的时间尺度更能适应时空压缩的新特点,更加适应技术变化的新需求,从而成为社区单元规划中新的重要尺度标准,带来新的规划趋势。这些趋势使得15分钟生活圈的内涵和尺度在智慧城市中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是生活圈结构的重构;二是生活圈空间尺度及边界的调整;三是生活圈中心价值的转变。




融合与创新:南沙庆盛港式科创社区营造探索

黎智枫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


2021年,广州南沙新区创新性地成立了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由香港和粤方专家组成,以深化粤港合作为目标,以粤港合作园区为载体,在南沙建设支撑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物理支点,为港人来湾区生活工作提供社区和平台。“港人熟悉”与“推动科大创新成果转换”是项目两大重要的设计目标,香港以人为本的空间特色正是创新人才所需求的高品质城市场所。通过粤港两地城市建设标准的互相借鉴,将香港和南沙城市建设先进理念融合提升,在城市街道营造、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功能混合与公服设施创新目前国内标准,对标“国际一流”。报告分享了南沙庆盛港式科创社区的营造探索。目前在粤港咨询委员会和南沙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社区规划蓝图中的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去年建成开放,南部新鸿基枢纽也进入施工阶段;社区规划也吸引了众多香港优质开发主体进驻,未来庆盛枢纽将是整个珠三角香港元素最为集中地区。通过合作园的粤港规划融合实践,可形成“庆盛经验”在全珠三角推广,通过粤港标准的互鉴体现“人民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上进一步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空间规划思考

王宁 | 中规院深圳分院二所主任规划师


河套地区的规划研究始于2008年深港两地政府签订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形成了以彼此相连的手为概念,共建跨界人才培育与知识科技交流区的共识。2017年深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最终确定双方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当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深港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依托深港跨境接壤、“一区两园”的优势,与光明-松山湖科学城、南山科学城共同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近日国务院发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深圳园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报告基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的战略定位,从国家战略、湾区联动、深港合作多个维度,识别国家赋予河套地区的责任和使命。深入分析河套地区在区位优势、交通门户、生态特色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探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园区在政策创新、门户构建、设施共享等方面的空间对策和思路。



- 专家点评与对话 -


朱子瑜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朱子瑜原总规划师认为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为粤港澳三地合作带来新的创新机会。香港在健康城市与控规图则中的规划理念与建设经验,对于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非常重要。从规划建设管理不同视角,大家对生活圈的理解不同,在要素动态流动的格局下,对其空间与要素关系进行量化研究,并考虑与创新街区、智慧社区等相互结合,对于大湾区共建优质生活圈也有重要意义。



专题论坛三生态安全与韧性







主持 | 田中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城市形态与气候韧性:基于澳门的研究与思考

李超骕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助理教授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均显著增加,城市气候韧性逐渐成为研究焦点。然而,针对气候韧性仍缺乏定量实证研究,导致现有探讨过度集中于概念争论与初步理论探究。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将极端降雨事件与极端高温事件作为城市形态与气候韧性之间的连接语境,构建城市形态与气候韧性的关联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具体而言,以城市形态与气候韧性的关联为核心研究问题,基于多源数据,揭示多维城市形态对气候韧性的空间分异性与影响显著性,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形态的气候变化空间治理对策。空间回归的初步结果表明,城市的三维形态对增强建成环境对高温的韧性至关重要,且城市孔隙度以及植被和水体密度对建成环境对高温的韧性具备正向显著影响;而城市植被密度以及街区大小与建成环境对降雨的韧性显著关联。总体而言,城市植被密度对于增加城市对于高温与降雨的韧性均具备显著效应,城市气候韧性的空间分异性及其与城市形态的关联对进一步构建城市气候治理的精细化对策具备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了空间政策与城市形态指引对于提高城市气候韧性的重要性,并从实证层面丰富韧性城市构建理论,有效地回应现有城市韧性研究过度注重概念演绎且缺乏定量的韧性机理探究的问题。




建设安全韧性宜居的气候适应型城市——以深圳市为例

钟远岳 | 中规院深圳分院副总工程师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活动已导致全球升温约1.2℃。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风暴潮、极端降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灾害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都产生显著影响。城市作为气候灾害的高风险区域,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治理主体,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圳地处中国广东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气候变化正威胁着这个资源环境紧约束、高密度发展的沿海城市的运行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未来,深圳市升温趋势仍将继续,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热浪、极端降雨等风险不断加剧,城市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报告在深入评估深圳市气候风险和气候适应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圳市气候适应工作的中长期建设目标,明确了气候适应的重点领域、行动计划以及实施保障机制,有序引导深圳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为打造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深圳样板”,努力探索高密度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基于城市系统科学视角的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协同优化研究——以横琴-澳门城市一体化为例

杨华杰 | 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教授


近年来,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导致了景观斑块的严重破碎化和孤立化,进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城市化与生态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现有研究大多从单维角度评价城市化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多维角度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呈现整体发展趋势。本研究以澳门和横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系统科学-生态安全格局价值的综合研究框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斑块多样性维护、生态廊道连通性提升和生态节点韧性构建策略。本研究旨在提升澳门和横琴的城市生态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实现横琴-澳门城市群协同优化的目标,拓展城市科学理论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应用。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国家公园初探

陈辈乐 |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保育总监


大湾区是我国发展重要战略。在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同时,国家也强调保护生态,确保大湾区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首批五个国家公园,近期更遴选出44个候选国家公园,当中青藏高原13个候选区,长江流域11个,黄河流域9个。珠江流域是我国最大水系之一,水热条件优良,生物资源丰富,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命脉。大湾区位处珠江三角洲,是长达300公里的莲花山脉南端,延绵的丘陵山地生长着具热带雨林特征的茂密森林,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红树林及淡水湿地星罗棋布;其余脉在深圳、港珠澳、江门一带形成数百个岛屿。复杂的生态系统孕育了大湾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除了国际知名的后海(深圳)湾候鸟栖息地外,也孕育了众多大湾区特有的生物,同时也是中华穿山甲、金钱龟等全球极度濒危物种的家园。繁忙的珠江口维持着全球已知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是快速消失的“海洋活化石”中华鲎、“海洋之肺”海草床的重要居所,而大鹏湾-大亚湾海域更孕育了华南沿岸不可多得的珊瑚礁群落。这些大自然瑰宝是大湾区接近9千万居民及大量游客优质生活及深度旅游的宝贵资源。大湾区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也必须确保这些珍贵国家生物资源得到良好保护,并应探索适度开拓生态旅游,带动绿色经济。




珠海未来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陈德绩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一直以来,珠海市在大湾区都是另类的存在,淡定从容地走在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上,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避免了陷入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枯竭的发展困境,被视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先行者、探索者。报告介绍了珠海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在识别生态安全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的现状特征,以及珠海担负的湾区使命,构建了要素丰富、斑块互连、物种多样、充满野趣的生态安全格局。




大都市核心区慢行体系的活力推演、路径优化与网络推荐

赵渺希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全球范围内一线城市兴起的City walk风潮显示了内城闲暇时代的来临,大都市核心区的慢行活力提升也成为当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如何自下而上地推演游憩规划的空间活力、识别潜力地块、实现游憩景点推荐是提升大都市核心区慢行网络的重要议题。报告通过两方面对大都市核心区慢行体系的活力推演、路径优化与网络推荐进行阐述。第一,以广州老城为案例,构建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和空间活力测度指标,以GPS轨迹数据诊断既有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区段,并推演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对游径网络的潜在影响;第二,通过广州老城慢行游憩轨迹提取停留点,叠合停留轨迹长度作为权重建构二模网络以生成停留热点区域的关联网络,为城市慢行空间网络延长游览路径、降低集聚比例、分散风险提供了可能,最终为促进大都市核心区慢行体系的旅游发展、个人步行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专家点评与对话 -


王泽坚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


王泽坚副院长回顾了历次分论坛上相关主题的交流情况,发现粤港澳三地学者和专家在生态空间修复和利用上最容易达成共识,研究热点聚焦到发展中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的修复问题。他认为,大湾区城市和区域的空间格局主要受到同一系统内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四种力量影响,自然力量是最为恒久而不容忽视的,而且它的反作用力巨大,因此,关注生态和韧性是更容易把握湾区发展的确定性。分论坛上的报告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个系统进行了精妙的描述,每个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都将为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远的影响。论坛中,陈辈乐教授的报告带领与会者重新认识了大湾区的生态本底的价值和特色;杨华杰教授和陈德绩总规划师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在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李超骕博士和钟远岳总工程师都重点关注气候韧性,分别从量化研究和城市建设实践两方面对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要点进行了阐释;赵渺希教授通过算法对众包内容进行量化研究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探索。




张震宇 | 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张震宇总规划师从近期湾区遭遇的极端天气和深圳的目前的应急规划出发,鼓励各位学者从生态安全、经济韧性和生活韧性三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未来大湾区建设需要通过类似于本次分论坛中提及的各种量化研究,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韧性的薄弱点,从土地利用和城市安全的角度“补旧账”,并将城市数据实实在在纳入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中去,形成动态维护、不断修正的工作模式,这样即使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工程建设实际改善城市韧性,也可以提前找到弱点,形成对应的预警救援机制。另外,他对陈辈乐教授提出建立湾区共享的生态保护公园的构想表示认同。





【来源:中规院深圳分院公众号“城PLU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