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8/09/2020 07:01:19
9月22-23日,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2020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第三技术指导组组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南粤古驿道音乐及体育展示总监、南粤古驿道网总编方小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刚等省“三师”专业志愿者赴汕头、潮州对南粤古驿道相关线路和节点进行技术指导。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参加指导活动。
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拟活化规划为水陆联运遗址公园及汕头交通博物馆
图为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历史图。
潮汕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民营铁路,全长42公里,设立8个车站,建成于1906年。现存的火车路18号(原为火车路8号)是潮汕铁路有限公司总务处和车务处旧址。该铁路还是1931-1934年期间潮汕铁路党总支秘密所在地,作为中共中央到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中间站。许美勋、冯铿、洪灵菲、戴平万等潮汕籍“左联”作家曾在此留下足迹。该旧址包含潮海关铁路分卡遗迹,现存建筑共三层,总面积1002.37平方米。
图为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
据了解,金平区根据“对潮汕铁路遗址进行摸查、分类并提出活化利用建议”的相关工作要求,拟将遗址活化规划为水陆联运遗址公园及汕头交通博物馆,已开展了旧址历史摸查工作,编制完成《潮汕铁路总务处旧址保护规划》《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抢险加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持续推进周边场地清理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设计,召开专家评审会,依法依规开展项目立项、报建、招标等工作。
图为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活化规划初步效果图。
在听取当地部门及设计单位的情况介绍后,专家组针对旧址的活化规划设计方案、工作进度安排等进行了技术指导。
图为专家组与当地进行座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刚表示,要挖掘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更多的文化含义,重现体现“潮汕”源头的历史场景。“旧址的活化规划,从文化上既能保存历史记忆,体现‘敢为人先’的潮汕精神,也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还建议,可把旧址与作为南粤古驿道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出海口的樟林古港串联起来,体现水陆联运。
2020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第三技术指导组组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肯定了旧址初步的修缮活化方案,并从旧址定位、活化方式及思路进行了指导。他表示,一是可以横向对比同时期我国其他新建铁路,在大视野下阐释好潮汕铁路的历史作用,充分挖掘火车站历史文化,结合交通博物馆建设和周边环境提升,打造好水陆联运遗址公园,将老火车站遗址、堤岸等历史文化、滨水景观等资源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古驿道的综合带动效益,激活整个乌桥岛片区的经济和生态活力;二是要“让历史来说话”,加强对老火车站原真性、安全性等的要求,如有新增建筑,要在保护好老火车站旧址主体建筑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要在整体遗址的修缮和活化利用中,注重施工品质,避免造成修缮式破坏。
图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提出指导意见。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指出:目前,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修缮活化进度较为缓慢,尚处于初步设计方案编制阶段。他提出要整合好各级资源,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协调好部门关系,倒排工期,同步启动设计深化与施工等建设任务,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金平区政府负责人表示,当地将加快工作进度,计划于9月底完成优化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10月中旬进行立项,11月下旬完成招投标工作,12月底进入施工阶段。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沈陆澄表示,市区两级将认真吸纳专家意见,高度重视起来,加快推进工作。
樟林古港:巩固提升变化不大,需尝试引入新业态活化打造
2017年,樟林古港被列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示范段之一;2019年、2020年,樟林古港成为巩固提升重点线路之一。2019年,樟林古港结合古驿道绿道建设、古驿道本体修复,进行文化设施提升、主题文化挖掘研究和特色精品节点打造等。
图为樟林古港。
图为专家组在樟林古港进行技术指导。
目前,古港景观绿道工程完成建设,文化节点改造提升建设有效推进,文化设施得到提升:建设了文化廊桥作为驿道实践基地,并设置了4处文化墙、10个驿道文化小品,新增12个文化解说信息牌。同时,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节点:修复提升永定楼旁林五书斋,设置侨批展览展示与休闲消费场景;新建旧堆场文化小广场,建设中枢连接景观节点,作为古港河片区与樟林“八街六社”上引下连中转站,打造兼具休闲活动,历史展示和文化游径衔接的综合场所。
图为2020年樟林古港活化规划。
2019年任务整体工程建设于2020年2月14日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古港广场文化长廊完成70%进度、永定楼启动建筑修缮工作、旧堆场休闲小广场完成场地平整。
图为专家组与当地进行座谈。
图为李志刚提出指导意见。
李志刚建议,要充分发挥“古港+”作用,“以古带新”打造澄海名片。
图为马向明提出指导意见。
马向明建议,一是要具有项目运营思维,围绕水系资源,规划和策划好游径串联系统,同时要结合内街建筑的功能营造,对相关产业进行策略性干预,尝试新业态凝聚人气和激发活力,带动樟林古港周边村庄的发展;二是要梳理明清时期中国各古港口发展脉络和文化特征,凸显樟林古港历史地位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南粤“左联”之旅暨中央红色交通线:充分发挥戴平万故居等重点资源,成体系整体打造
专家组一行还赴潮州实地调研了南粤“左联”之旅重要节点的戴平万故居。
图为粤籍“左联”名人戴平万故居。
图为平万亭。
专家组建议:一是要明确重点,充分发挥南粤“左联”之旅暨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戴平万故居等重点资源,打造好节点保护和设计,形成竞争力资源;二是要形成体系,通过绿道、古驿道等游径的串联将沿线名人故居、古村资源和滨水景观资源等串联成有机整体,产生叠加效应,彰显地域特色,“以线串点”带动沿线村庄发展;三是要加强工作协调组织力度,各部门相互配合,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及完成2019、2020年工作,确保按质量完成约束性任务。
潮州绿道(归湖镇绿道、江东镇绿道):总结推广狮峰村保护活化成功经验,加快建设进度
图为归湖镇狮峰村。
专家组一行还实地调研了潮州潮安区绿道建设工作。据了解,潮州潮安区绿道依托堤路和乡镇道路建设,在场地现状环境和已有建设基础上,赋予绿道多元化功能,串联起南粤“左联”之旅暨中央红色交通线重要节点戴平万故居、归湖镇狮峰村和沿线古村落、滨水景观、特色农产品种植园等资源节点,充分展示郊野绿道之美。
图为潮州市归湖镇2020年绿道建设项目。
图为专家组与当地进行座谈。
专家组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绿道建设工作,绿道选材和建设样式应与周边环境相适应,节点和标识设计要仔细推敲,提升建设品质;二是要善于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归湖镇狮峰村的整村建筑风貌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效果显著,希望可以充分总结其经验和做法,在戴平万故居和绿道沿线村庄活化利用开发中加以推广,形成良性运营保护和开发机制;三是要做好全面启动准备,施工招投标在即,要做好后续工作衔接和准备;四是要在合规合法前提下,尽快开展建设性工作,确保经费支出科学合理见成效。
目前,当地表示会紧跟时间节点,于9月26日进行招标,10月20日进入施工阶段。江东镇将把握好10月31日-11月1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时间节点,推动绿道重要节点的修缮活化工作。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金平区政府、澄海区东里镇政府;潮州市自然资源局、归湖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调研或座谈。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