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第九组赴汕尾、惠州指导古驿道工作

发布时间:14/10/2020 11:32:48

9月29-30日,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组第九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世福,带领专家组成员及“三师”专业志愿者赴汕尾、惠州,对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惠东高潭段及罗浮山古道进行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工作。

 

  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加强古道维护管养,打造安全、知名的“野趣”古道

  潮惠古道羊蹄岭段,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和梅陇镇的交界处,这里迂回交峻,望极云霄,历史上是连接广府地区和潮汕地区的重要通道。

1

图为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古道本体。

  9月29日上午,技术指导组一行来到汕尾市海丰县对潮惠古道羊蹄岭段进行调研和技术指导,实地踏勘了古道本体、圣佛庵及碑刻遗存、西关遗址、“勤耕节用”石刻等节点。

2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实地调研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

3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节点“西关遗址”现场讨论。

  羊蹄岭古驿道,开凿于西汉初年,虽经历上千年的变迁,但作为粤东交通要道的地位一直未受到动摇,见证了海丰千年古县的变迁。

  2018年始,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被列入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利用。

  2020年,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的年度约束性任务是对古驿道本体、历史遗存及周边环境、连接线划线、标识系统与配套设施等进行维护管养工作。

4

5

6

图为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沿线的标识。

  技术指导组在实地踏勘过程中发现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沿线配套设施维护管养状况欠佳、沿线植被过多蔓延、本体遗存缺乏信息类详细标识、线路知名度低以及存在步道安全隐患点等问题。

7

图为技术指导组现场指导排水沟被落石落叶淤塞的情况。

8

图为古道沿线存在安全隐患的步道。

9

图为被植被覆盖的“勤耕节用”石刻。

  座谈会上,技术指导组针对潮惠古道海丰羊蹄岭段保护修复和维护管养工作问题及年度约束性任务指出:一是要尽快推动2018、2019年度项目完工验收,包括“标识系统安装”、“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文化设施提升”、“生态复原与提升”、“线路延伸”等约束性任务;二是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协调好验收后的线路属地管理关系与项目移交程序;三是要结合维护管养工作,对古道沿线开展定期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予以排除,杜绝古道沿线构造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四是对已竣工项目要尽快组织验收、完成资金支付;五是对古道相关资料要进行全面整理,部分关键节点网络地图信息缺失,请提交至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协调处理。

10

图为现场座谈会。

  

  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深度挖掘线路主题文化价值,推动驿道游学、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

  9月29日下午,技术指导组一行前往惠州市惠东县,对潮惠古道高潭段进行实地勘察和技术指导。

11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调研。

  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在古代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外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村民圩日进行山海货物贸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它是中国工农红军迁徙、革命斗争的红军路,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遗址。

12

图为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沿线节点——中洞红色革命纪念广场。

13

图为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沿线节点——百庆楼(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红二师师部旧址)。

  2018年,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被纳入南粤古驿道重点保护修复线路,成功修复本体5.55公里,修建驿站1处。

  2019年,在巩固提升项目中,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进行了文化设施提升、主题文化挖掘研究、生态复原与提升、节点及服务设施提升等优化建设。

  2020年,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的工作任务是进行本体段的维护管养,包括古驿道本体、古驿道连接线、古驿道相关遗存、标识系统、驿站、驿亭、地质灾害、生态修复点的巡查巡视、除杂草、清理卫生等。

  目前,当地已多次举办重走高潭古驿道红军路等一系列活动,不少游客也慕名到此感受红色土地曾经的峥嵘与辉煌,进一步缅怀先烈、坚定意志、陶冶情操,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14

图为原中洞砖窑厂(局部),“东江红都”重要的物资生产地。

15

图为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沿线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介绍展示。

16

图为潮惠古道惠东高潭段沿线富有红色元素的驿亭。

17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现场研究古道标识。

18

图为古道沿线的植物科普标识。

19

图为古道沿线的趣味科普标识。

  在现场讨论会上,技术指导组建议:一是要尽快完成2019年的约束性任务,加紧协调推进综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的落实,加快推动项目的招投标与建设施工;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服务设施的管理及配套设施的维护管养,确保古道的高效能利用、高品质体验;三是要充分发挥古道沿线自然水体等资源优势,对节点及服务设施进行优化,营造精品节点景观;四是要紧扣线路特色,展现主题文化、自然教育等价值,广泛吸纳驿道游学群体,承办广东省范围内学生的农业教育、自然教育等活动,并根据需求,完善住宿、餐饮、停车等设施配置。

20

图为调研现场讨论会。

 

  罗浮山古道:紧密结合景区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古驿道场所的使用价值

  9月30日上午,技术指导组一行前往惠州博罗县,走进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罗浮山,对罗浮山古道进行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

21

22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调研罗浮山古道。

  2018年,罗浮山古道纳入南粤古驿道重点保护修复线路,总长度18.86KM,本体遗存长约9.22KM,沿线有古桥、码头、碑刻等遗址2处,自然资源节点9处,特色村(古村、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2个。

23

图为罗浮山古道本体。

24

图为罗浮山古道沿线水体景观。

  目前,罗浮山游客服务中心至罗浮山入口段3.63KM已增加标识,并进行了局部道路划线;罗浮山入口至燕子岩段6.01KM的登山道维持道路现状,已进行标识完善;燕子岩至飞云顶段2.29KM完成局部破损路面修复,并统一了标识系统;飞云顶至拨云寺段1.56KM已铺设石材、完善路面,增加休息设施及标识;拨云寺至酥醪观段5.37KM已铺砌了石材路面,增加了休息设施及标识。

25

26

图为罗浮山古道沿线标识。

27

28

图为技术指导组与当地负责同志就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现场交流。

29

30

图为古道上倾倒的林木。

  技术指导组一行实地调研了酥醪观至拨云寺路段,发现古道沿线存在林木倾倒阻碍道路、山林环境湿热、古道路面青苔生长、杂草蔓延等问题,直接影响驿道步行体验。

31

图为技术指导座谈会现场。

  在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座谈会(罗浮山段)上,技术指导组建议:一是要尽快完成2018年约束性任务和专项资金的支付;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沿线信息类标识,如分岔路口指引标识、安全警示提示标识;三是要按照《南粤古驿道维护管养工作指引》的相关要求,做好古道维护管养工作,尽快着手清理古驿道沿线倾倒林木与落石等障碍,避免步道被杂物覆盖,并增设护栏、标识,提醒游人注意悬崖和路滑;四是鼓励将酥醪观至飞云顶古驿道线路纳入景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古道线路的使用频率;五是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南粤古驿道建设相关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景区旅游资源与策划优势,将古驿道与景区已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配套进行整合发展,同时加强驿道研学、艺道游学、自然教育、体育竞技等活动的组织。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返回